运动控制-飞剪\追剪曲线规划
1.飞剪
1.1飞剪机构介绍
飞剪机构如下图所示,核心由两部分组成:
牵引轴:牵引轴和过辊夹住材料,提供物料传送摩擦力,将物料输送至飞剪轴处。
飞剪轴:飞剪轴上安装切刀(图示以一把切刀为例),实现物料的等距裁切。
1.2飞剪运动过程分析
为了保证物料的裁切效果,延长切刀寿命,需要在裁切物料时保持切刀尖和物料的线速度同步。
理想情况:是飞剪轴和物料都是匀速运行,两者线速度相等;但是不同产品物料需要裁切长度不一致,所以引入同步区;即裁切的一段小区间速度同步,剩余区间加速或减速运行。
不同步时有以下两种情况:
飞剪轴线速度小于物料线速度,出现堵料现象;
飞剪轴线速度大于物料线速度,物料被拉伸形变,影响裁切效果
牵引轴一般以匀速进行送料,但是由于每一段物料长度和飞剪行程并不相等;所以需要根据物料长度来规划飞剪的运动轨迹,使物料到达切点的同时,切刀也到达切点。如图所示经过三个过程:
加速区:飞剪轴以加速度不为0的速度运行;
同步区:飞剪轴以加速度为0的速度运行;
减速区:飞剪轴以加速度不为0的速度运行;
这里如何理解这种运动?
核心在于切刀切物料一瞬间要保持速度同步(最好就是切刀线速度和物料线速度相等),即切刀和物料相对静止;
飞剪轴运行完一个周期(一把切刀一个周期就是一周360°,两把切刀一个周期就是180°,三把切刀一个周期就是120°),物料也完成一次输送。
以下三个案例中长轴的行程都是2∗3.14∗100=628.
EX1:飞剪轴一把切刀(周期360°),半径100mm,同步区90°,物料一片1000mm,速度100mm/s 分别计算飞剪轴同步区、加速区、减速区情况:
同步区:飞剪轴运行距离:dySyn,牵引轴运行距离:dxSyn; dySyn=2∗pi∗r∗(同步区角度/360°)dySyn=2∗3.14∗100∗(90/360)=157mm \textcolor{blue}{dySyn = 2*pi*r*(同步区角度/360°)}\\\textcolor{black}{dySyn=2*3.14*100*(90/360)=157mm}dySyn=2∗pi∗r∗(同步区角度/360°)dySyn=2∗3.14∗100∗(90/360)=157mm
速度同步,物料同步区运行dxSyn=157。剩余1000-157=843mm分配给加速区和减速区;
飞剪同步区运行dySyn=157。剩余628-157=471mm分配给加速区和减速区;即:
加速区:飞减加速距离:dyAcc,牵引轴运行距离:dxAcc, dyAcc=471/2=235.5dxAcc=843/2=421.5 \textcolor{black}{dyAcc= 471/2= 235.5}\\ \textcolor{black}{dxAcc= 843/2= 421.5}dyAcc=471/2=235.5dxAcc=843/2=421.5 dxAcc > dyAcc , 所以加速区飞剪轴速度应该比牵引轴小。 为了保证速度曲线连续,加速区,飞剪轴应该从一个较小小速度加速到匀速。
减速区:飞减加速距离:dyDec,牵引轴运行距离:dxAcc, dyDec=471/2=235.5dxADec=843/2=421.5\textcolor{black}{dyDec= 471/2= 235.5}\\ \textcolor{black}{dxADec= 843/2= 421.5}dyDec=471/2=235.5dxADec=843/2=421.5
dxDec > dyDec , 所以减速区飞剪轴速度应该比牵引轴小。 为了保证速度曲线连续,减速区,飞剪轴应该从匀速减速到一个较小的速度。
EX2:飞剪轴一把切刀(周期360°),半径100mm,同步区90°,物料一片700mm,速度100mm/s 分别计算飞剪轴同步区、加速区、减速区情况:
同步区:飞剪轴运行距离:dySyn,牵引轴运行距离:dxSyn;
dySyn=2∗pi∗r∗(同步区角度/360°)dySyn=2∗3.14∗100∗(90/360)=157mm \textcolor{blue}{dySyn = 2*pi*r*(同步区角度/360°)}\\ \textcolor{black}{dySyn=2*3.14*100*(90/360)=157mm} dySyn=2∗pi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