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送下属一空盒,谋士看后便服毒自尽,临终前留下8字,字字戳心

曹操送下属一空盒,谋士看后便服毒自尽,临终前留下8字,字字戳心

荀彧顿感曹操离天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,于是劝阻曹操道: 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,秉忠贞之诚,守退让之实;君子爱人以德,不宜如此。

荀彧劝谏无果,逐渐转变态度,不再谦恭,屡次冒犯曹操。

而曹操看着荀彧也是如鲠在喉。荀彧为人正派,对汉室一片忠心,群臣中威望极高。曹操麾下许多大臣都受过荀彧的提携。若是贸然杀掉荀彧,影响太大,会失去民心。

可荀彧多次无视曹操威严,冒犯进谏,是他称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。除掉荀彧成为了曹操心中最迫切的愿望。

建安十七年,曹操南征孙权,荀彧也随军出征。行至谯县(曹操的老家)时,曹操“因銸留彧”,实际上就是利用慰问军队的机会,将荀彧软禁在了谯县。不久,荀彧病逝,曹操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。

陈寿的《三国志》中,对荀彧死因的描写是这样的 “太祖军至濡须,彧疾留寿春,以忧薨,时年五十。”

看似荀彧是因病被迫留守,最后忧郁而终,其死亡与曹操毫无关联。可细细思来,我们就会发现许多蛛丝马迹,荀彧在忧愁什么?为何会在兴复汉室最关键之际病逝?

这个诱因《三国志》没有明写,曹魏史书《魏氏春秋》却做了详细的阐述,其中记载道: “太祖馈彧食,发之乃空器也,于是饮药而卒。”

这句话是说,荀彧并非死于忧郁,而是死于曹操送给他的一个空食盒。荀彧打开食盒后,发现里面空空如也。随后荀彧服毒身亡。

曹操为何要送出空食盒,有何深意?荀彧为何会看到食盒后直接服毒自尽?

曹操一贯爱玩文字游戏,从著名的杨修“鸡肋”事件,便可窥得一二。因此,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绝非是无意之举。

荀彧何其聪明,一眼便看出了曹操的深意,空食盒既代表了汉室当下的处境,也是荀彧自己的结局。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汉室岌岌可危,尤其经过三国纷争,早已走到了穷途末路。曹操之意不在修复汉室,众人皆知。

空食盒是曹操对荀彧最后的警告,汉室早已如空食盒般,名存实亡。若是荀彧一心与自己作对,效忠汉室,那么就不再给予他俸禄,无禄可食便是荀彧的最终下场。

《礼记》有曰: 士死曰不禄。士子没有俸禄就意为着没有活路。

可悲荀彧一生辅佐曹操,帮助曹操一统北方,建立霸业。最终却落得个无饭可食,无处可归的凄惨下场。

最后,荀彧选择了以身殉节,临终前他终于喊出了八个字: “今日终无汉禄可食!”说罢便服毒身亡。

这八字看似简短,但字字是肺腑之言,道尽了荀彧身为汉臣的无尽悲凉。

荀彧死后第二年,曹操果然如愿进爵国公、加封九锡,还自称魏公,走向了称帝的第一步。

可失去了荀彧的辅佐,曹操没有如愿称帝。赤壁之战惨败,他陷入平庸,无力南下。虽成功称王,但最终无力征服天下。

忠于内心,荀彧以死明志。也许我们不必如荀彧般壮烈,但愿每个人都能忠于内心,活出真正的自己,拥有无悔而尽兴的一生。

— 后台回复“早安”,每天收获新惊喜—

让我知道你在看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